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首航市场部李雪:协心助力首航迈入国际新旅程

光明网  2015年03月15日

又一家国内航空公司加入了国际航线的竞争,成后起之秀。

为何国内航线激烈竞争,空域限制越来越明显,但首都航空自2014年至今仍开通了33条国际航线,它是如何在近乎饱和的航空市场中突围,闯出一番天地?

为此,光明网记者专访了首航市场部国际中心经理李雪,听她讲述首航国际航线开拓背后的故事。

独辟蹊径 航旅结合

首航市场部李雪:协心助力首航迈入国际新旅程

作为2010年成立的“后起之秀”,首都航空选择了“航旅结合”的新路子。

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,首都航空已开通北京至清州、马尔代夫、哥本哈根,西安至曼谷、普吉、冲绳、杭州至大阪、济州、冲绳、静冈、马德里,涉及东南亚、欧洲地区共计33条国际航线。在开航效率和数量上均创造了首都航空新的记录。

2015年9月,首都航空使用空客A330宽体机执飞北京和杭州两地出发至丹麦首都航空哥本哈根,国内至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航线于2015年年底开通。2016年,首都航空计划拓展国内至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国际航线。

首航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绩?

李雪介绍,这主要是取决于我们的战略定位,目标客户就是旅游客人。目前,我们已经积累了多条国际包机航线开辟的经验积累,创新一整套国际航线开发、收益、营销等国际航线自营完整流程,并配以旅游产品为重点营销方式,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了首都航空国际旅游航线自营的销售体系。

开拓航线 突破重围

事实上,要做好航旅结合并不是那么容易。

李雪告诉记者,“短程的国际航线开辟需要三个月,远程的航线开辟至少需要一年的准备时期。

那么,国际航线的开辟有哪些背后的工作?难点何在?记者了解到,通常在开辟新航线前,都会做详尽的市场调研,运用相关数据系统,综合评估旅游市场特点、中国游客出行热点以及运营商、旅行社的旅游产品需求。此外,首航建立了自己的营销体系,面向国际的GDS(全球分销系统)扩大了首都航空机票业务的销售渠道。

然而,在李雪看来,开拓国际航线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获取整合和获取航权、时刻等航空资源。按照机场的吞吐量来算,中国民航市场的航权与时刻表的前20名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,而非20名外的航班市场潜力不够,难以维持高昂的航班飞行成本。

除了获取航权等资源以外,与中国民航局以及相关机构积极建立联系也至关重要,还需要对当地的旅游市场有充分的认识,与当地的旅行社、商旅公司建立一定的联系等。

她解释,以申请国际时刻表为例,常常会有员工反映在申请国外航班时刻表时遭拒,但他们不曾退缩,今天不行,明天再去协调,直到对方认可。也是这样的团队精神,让首航市场部国际中心得以开拓众多国际航线,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
高强度的工作与培训同在

在这里,每个人都在职场上快速成长。

李雪坦言,自己带团队的方式并不温柔,给予他们高强度的工作和培训,希望他们能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有所学,有所成。

她回忆,刚来国际运营中心时,部门里只有4个人,没有形成组织架构,业务的模块也不够清晰,人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也不高。于是她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:梳理业务模块、“招兵买马”并对人员进行培训、不断寻求机会让员工放手去做、寻求合作伙伴……逐渐打开拓展国际航线的新局面。

“大家进步都很快,现在不少员工都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。”李雪举例说,自己曾放手经验不足的员工独自做在三亚的开航仪式,但要求遇到问题马上汇报,然后及时解决。在这样的方式下,员工竟然出乎意料地用两周的时间超前完成了任务。

随着业务的拓展,国际中心现已形成了33人的团队,也培养了一批在职场上“游刃有余”的团队骨干。对于2015年的回望,她认为,最值得骄傲的便是带出了一个团队,团队中每个人都在职场路上飞速成长,让首航的国际市场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一同助力首航走出去,打造出国际旅游航空领先品牌。